清水祖師信仰探索
福建師範大學 林國平
圓光佛學學報
第四期(1999.12)
清水祖師俗稱“祖師公”、“烏面祖師”等,原是宋代的一名僧人,圓寂後逐漸演變成為閩南地區有影響的佛教俗神,至今仍在福建、台灣及東南亞一些地區擁有數以百計的分爐和眾多的信仰者。不過,現今學者對此研究甚少,筆者根據教內外資料,對清水祖師信仰做一較全面考察。[1]
一、清水祖師的生平
清水祖師在歷史上確有其人,現存最早的有關清水祖師生平的文獻資料是宋政和三年(1113年)十二月邑令陳浩然撰寫的<清水祖師本傳>。<本傳>包括兩部分的內容,前半部分記載清水祖師的生平,後半部分記載清水祖師圓寂後被奉為神靈的情況,茲將前半部分的內容轉錄如下:
祖師生於永春縣小姑鄉,陳其姓,普足其名也。幼出家於大雲院,長結庵於高泰山,志甘槁薄,外厭繁華。聞大靜山明禪師具圓滿覺,遂往事之。道成業就,拜辭而還。師曰:“爾營以種種方便,澹足一切。”因授以法衣而囑之。曰:“非值精嚴事,不可以有此。”祖師還庵,用其師之言,乃勸造橋樑數十,以度往來。後移庵住麻章,為眾請雨,如期皆應。元豐六年,清溪大旱,便村劉氏相與謀曰:“麻章上人,道行精嚴,能感動天地。”比請而至,雨即沾足,眾情胥悅,咸有築室請留之願,乃於張岩山闢除菑翳,剪拂頑石,成屋數架,名之曰清水岩,延師居焉。以其年,造成通泉橋、谷口橋,又十年,造成汰口橋,砌洋中亭,糜費巨萬,皆取於施者。汀、漳時人有災難,皆往禱焉,至則獲應。祖師始至,岩屋草創,凡三經營,乃稍完潔。岩東惟棗樹一株,祖師乃多植竹木,迨今成蔭。其徒弟楊道、周明,於岩隈累石為二窣堵,臨崖距壑,非人力可措手,蓋有陰相之者。劉氏有公銳者,久不茹葷,堅持梵行,祖師與之相悅。一日公銳至,輒囑以後事,仍言“形骸外物,漆身無益。”說偈訖,端然坐逝,享年六十五歲,建中靖國元年五月十三日也。
陳浩然撰寫<清水祖師本傳>的資料來源是由劉公銳口述、邑紳薛繕筆錄整理成“行狀”後,再“轉請”陳浩然撰寫成文的。劉公銳,安溪蓬萊人,“素悅禪理,不茹葷能持戒行”。他對清水祖師特別崇拜,元豐六年(1083年)延請清水祖師到安溪蓬萊祈雨就是由他“倡謀於眾議”。祈雨獲應後,懇切請求清水祖師“移宅蓬萊山”也是由他首先提出來的。清水祖師弘法蓬萊清水岩時,劉公銳經常去清水岩“親聆講經”,與清水祖師“情益契合”,關係極為密切。他還捐獻“山林田地,充作寺業”,對清水岩的發展作出貢獻,故被“立為檀樾主,祀於岩左東軒。凡春日抬大師像下山迎香,必以公銳像配迎駕前,蓋所以報其功也。[3]”由於<清水祖師本傳>的素材是由清水祖師的崇拜者劉公銳提供的,難免一些有溢美之詞。但同時又由於劉公銳與清水祖師的特殊關係,對清水祖師的生平最為熟悉,因此<清水祖師本傳>應該說基本上是可信。據<清水祖師本傳>,結合其它文獻資料,對清水祖師的生平作一些必要的考證:
俗名
1、關於清水祖師的俗名。<清水祖師本傳>記載,“祖師生於永春縣小姑鄉,陳其姓,普足其名也。”永春縣小姑鄉為今福建永春縣岵山鎮鋪上村,據當地珍藏的《桃源南山陳氏族譜》記載,清水祖師俗姓陳,名榮祖,<清水祖師本傳>中所謂名“普足”實際上是法名,非俗名。在民間,關於清水祖師的俗名還有“陳應”說、“陳昭”說等。民間傳說清水祖師有七個分身,分別稱為蓬萊祖師、落鼻祖師、昭應祖師、輝應祖師、顯應祖師、普庵祖師、三代祖師等,其中顯應祖師、普庵祖師、三代祖師是其它佛教俗神的尊稱,與清水祖師混淆。如三代祖師姓林名珌,號自超,相傳為毗舍盧佛現身,坐化於德化縣美湖鄉。顯應祖師原名黃惠勝;普庵祖師俗姓餘,名丘肅,號普庵,宋代江西省宜春人,事跡與清水祖師相似。
2、關於清水祖師的家世,陳浩然的《清水祖師本傳》未作任何記載,但光緒間楊浚編寫的《四神志》中的《清水岩志略》則記載:
神姓陳,名普足,永春縣小姑鄉人,為宋理學名儒溫陵陳知柔字體仁,號休齋之裔,父某,母洪氏。
陳知柔是宋代福建著名學者,《福建通志》、《泉州府志》、《永春州志》等均有其傳記,他本人是進士,七個兒子也都是進士,故有“一門八俊”之美稱。查《桃源南山陳氏族譜》,清水祖師這一支也是世代書香,太祖父陳?瑊、曾祖父陳彥聖、大伯父陳樸、二伯父陳模、四叔陳權、弟弟陳夢得均是進士出身。其父陳機,“學問該貫,尤長於詩,寫詩泳物,信筆立成。”《桃源南山陳氏族譜》記載:
(清水祖師)兒時持齋誦經,日常與山下里人牧牛子戲,日暮吟經,牛自知歸,後化清水祖師佛。
3、關於清水祖師生卒年,現有文獻有三種不同記載:一是《清水祖師本傳》記載清水祖師圓寂於建中靖國元年(1101年),享年65歲。二是據在清水祖師的圓寂年之後有一行顯然是後人加上去的注釋:“祖師公生於宋仁宗二十二年正月初六日,即慶歷七年是也。”慶歷七年即1047年,據此推算,清水祖師享年55歲而不是65歲。宋代長泰余克濟也說:
今考行狀,以慶歷七年生,其遷化乃建中靖國元年也。《安溪清水岩志》也沿襲此說,明確寫道:北宋仁宗慶歷七年丁亥正月大師降世。
三是乾隆《安溪縣志》卷九<普足禪師>記載,清水祖師在建中靖國元年圓寂時,享年57歲。據此推算,清水祖師應出生於慶歷五年(1045年)而不是慶歷七年。《清水岩志志略》說的更清楚:(清水祖師)生於仁宗二十二年,即慶歷五年乙酉正月初六,涅槃於建中靖國元年辛巳五月十三日,年五十有七。
上述三種說法中,清水祖師出生於慶歷五年比較可信。理由是有二:一是查宋仁宗於1023年即位,二十二年後即慶歷五年;二是大多數文獻記載清水祖師於元豐六年(1083年)擔任清水岩主持,時年39歲,十九年後圓寂。如宋代長泰余克濟記載:(元豐六年,清水祖師應當地百姓邀請,結庵於清水岩,)自是誅茅草,岩棲穴處,十有九年。
出家
4、關於清水祖師出家、拜師、成道的歷程,《清水祖師本傳》作了簡明的記載,幼年出家於大雲院,長而結庵於高泰山。旋慕名詣大靜山,拜謁明禪師,道成業就後,受衣缽再歸高泰山、後移居麻章庵。在39歲之前,主要生活在永春縣。到了元豐六年(1083年)應邀往安溪縣蓬萊祈雨,獲應後,在當地百姓極力挽留下,清水祖師移居清水岩,直至圓寂。出生於書香門第清水祖師為何自幼削髮為僧呢?有人以為清水祖師生活在動蕩不安的南宋,一家都有強烈的忠君思想和民族氣節,特別是隱居山林的父親陳機對清水祖師有強力影響的,清水祖師是以出家為僧來濟世拯民、忠君愛國的、陳榮祖出家為僧,不是純屬消極避世、遁入空門,而是從另一角度來寄托自己救國救民於水火的理想。 這種觀點雖然自成一說,但僅僅是一種主觀推測,缺乏歷史依據。史書記載清水祖師從不懂事的幼年就削髮為僧,恐怕不能與“以出家為僧來濟世拯民,忠君愛國的”理想聯係在一起。至於說清水祖師“出家為僧、濟世拯民,從另一角度參加到抗金鬥爭中”,就更讓人難以接受了。因為清水祖師生活1047-1101年,這時北宋與遼、夏對峙,而金是在1115年才立國,1120年宋朝還聯合金夾攻遼,1125年遼滅亡後,金才開始攻打宋,全國各地才開始奮起抗金,而這時清水祖師已圓寂二十五個年頭了,怎麼也不可能“參加到抗金鬥爭中。”實際上,凡是熟悉福建佛教史的人對清水祖師出家為僧不會感到困惑,因為宋代是福建佛教鼎盛時期,福建寺院之多,僧尼人數之眾,均居全國首位,時人有“閩中塔廟之盛,甲於天下[13]”和“山路逢人半是僧[14]”的描述。在宋代福建,百姓對僧侶十分尊敬,出家為僧既是一條生活出路,也是一種時髦,像清水祖師這樣出身於世代書香門第的人出家為僧比比皆是,既不足為奇,更不足為怪。
功績
5、關於清水祖師主要功績。從《清水祖師本傳》記載來看,清水祖師在佛學理論上並無太多的創樹,其主要功績有二:一是熱心於慈善事業,他在永春時,“勸造橋樑數十,以度往來”。在安溪時,又募化勸造通泉橋、谷口橋、汰口橋等。有宋一代,隨著海外貿易的迅速發展,福建東南沿海地區特別是閩南地區興建了大批橋樑,南宋在閩南還形成了所謂“造橋熱”,一些僧尼道士也加入造橋鋪路的行列。清水祖師一生勸造數十座橋樑,既實踐了佛教的“濟人利物”“廣種福田”的教義,而對百姓而言,修橋鋪路是功德無量的善舉,符合“凡有功德於民則祀之”的原則,所以得到百姓的敬仰甚至崇拜也是很自然的事。二是清水祖師在世時,以祈雨經常“獲應”而聞名,在百姓看來,祈雨獲應是因為“道行精嚴,能感動天地。”所以百姓賦予清水祖師以神奇甚至神秘色彩。最近,學術界對清水祖師信仰的宗教屬性展開爭論,一部分學者認為屬於佛教信仰,也有人認為屬於道教信仰,還有人認為是一種純粹的民間信仰。筆者以為從清水祖師的生平來看,屬於佛教是毫無疑義的。清水祖師去世後,演化成佛教俗神為百姓所崇拜,在某種意義上也可以說演化為民間信仰。當然在清水祖師崇拜活動中,不可避免摻雜一些道教形式,但無論如何,都不能將清水祖師信仰歸入道教信仰。
二、清水祖師的封賜
陳浩然撰寫《清水祖師本傳》的時間離清水祖師的圓寂才十二年,從《清水祖師本傳》後半部分的有關記載來看,清水祖師去世後,就被當地百姓奉為神靈,加以崇拜。《清水祖師本傳》載:(清水祖師圓寂後,遠近百姓雲集於清水岩),瞻禮贊嘆。越三日,神色不異,鄉人乃運石甃塔,築亭於岩後,刻木為像而事之。楊道落髮為僧,奉承香火,信施不絕。雨晹有禱,迎奉塑像,最宜精誠齋戒,或慢易不虔,致有雷電迅擊之異。岩舊有巨石當衢,往來患之,一夜轉而道側。婦女投宿者,岩前麻竹四裂,遂不敢入。分身應供,理形食羹,凡所祈求,無不響答……。
這段史料提供了這麼幾條歷史信息:一是清水祖師去世後,當地百姓在清水岩後建塔安放清水祖師骨灰外,還用木頭雕塑清水祖師的神像,並由楊道專門照看香火,百姓前去燒香禮拜者還不少;二是清水祖師去世後,主要的職能是祈雨,當地群眾還抬出其塑像祈雨;三是民間流傳著諸如巨石一夜之間轉於道側和婦女投宿清水岩,岩前麻竹就會四裂等神話傳說;四是有些地方還到清水岩分香回去供奉。這四條歷史信息歸結起來說明一個問題,即清水祖師去世後,就從高僧演化為佛教俗神了。
南宋時期,清水祖師的神階大大提高,其標誌是他先後四次得到朝廷的敕封,敕封清水祖師牒文均完整地保存在《清水岩志略》、《安溪清水岩志》等志書中,牒文詳細地記載了請封和敕封的經過。
第一次請封是在紹興年間,由安溪姚添等人上文朝廷請封,理由是清水祖師生前剃髮為僧,苦行修煉,死後“本州亢旱,禱祈感應”。到了紹興二十六年(1156年)三月,禮部批示福建路轉運司,派人到實地調查。龍溪縣主簿方品奉命到清水岩視察,認為“委有靈跡,功及於民,保明指實”。旋又委派轉運司財計官趙不紊前去核實,結論與方品相同。禮部再與太常寺勘會後,認為符合有關敕封條文,隆興二年(1164年),下牒敕封清水祖師為“昭應大師”。
第二次請封大約在淳熙初年(1174年)前後,由安溪縣迪功郎政事仕林時彥等聯名上文請求增加封號,並賜塔額。理由是清水祖師“祈禱感應,有功於民,”。禮部下文泉州府派人核實。最初派遣永春縣主薄迪功郎黃慣前去詢究,黃慣通過實地調查,證實清水祖師“祈禱雨晹,無不感應,委有靈跡,功及於民”。不久,又按條例,“委派鄰州興化軍,差官前去地頭體究。”莆田縣丞姚僅等奉命前去安溪清水岩一帶調查,再次證實清水祖師“遷化之後,英靈如在,凡人有疾病,時有雨晹,及盜賊之憂,隨禱隨應。”後來,又下文要求漳州府差官再次前去核實。漳浦主簿周鼎以奉命到安溪清水岩視察,當地百姓列舉一系列靈異證明清水祖師確實“委有靈跡,惠利及民”。經過這樣反反復復的調查核實,直到淳熙十一年(1184年),禮部與太常寺才同意增加封號,下牒敕封,封號為“昭應慈濟大師”。但賜塔額的請求,由於無有關條文可依,未能滿足要求。
第三次請封是在慶元六年(1200年),理由是“近日雨澤稍愆,……靈應顯跡有功,乞加封。”嘉泰元年(1201年)牒下,加封為“昭應廣惠慈濟大師”。同時被敕封的還有福州南台武濟廟的英護武烈鎮閩王,左協威廣惠靈惠侯,右翊忠嘉澤顯應侯。這次封賜,手續比較簡單,從請封到敕封僅用一年時間,比歷次封賜所花時間都短。
第四次請封是在嘉定元年(1208年),請封的理由主要是開禧三年泉州大旱,在求助其他神佛祈雨不應的情況下,嘉定元年抬出清水祖師,“為民祈雨,隨即沾足”。禮部先委派仙游縣主簿韓淤前去體究,爾後又派長泰縣尉何葆復實,均以確實“祈禱靈驗,惠利及民”上報。嘉定三年(1210年)牒下,再加封為“昭應廣惠慈濟善利大師”。
在不到半個世紀中,清水祖師先後四次被敕封,封號達到最多的八個字,充分反映了南宋時期清水祖師信仰的影響擴大,並且得到了地方官府的扶植和朝廷的承認。
我們知道,宋代地方神明追封敕號蔚然成風。敕封的程序一般是地方官僚或鄉紳上表請封,列舉所謂“功及生民”的種種“靈異”,朝廷派人到實地核實後,就頒誥敕封。敕封神明有一定的規制,並不是像有些人所理解的那樣,只要有申報便必定敕封。史稱:
諸神祠無爵號者賜廟額,已賜額者加封爵,初封侯,再封公,次封王,生有爵位者從其本封。婦人之神封夫人,再封妃。
其封號者初二字,再加四字。如此,則錫命馭神,恩禮有序。欲更增神仙封號,初真人,次真君。
查閱有關方志,不難發現大多數神明的封號是在宋代被敕封的,但其中有相當一部分是信徒捏造的,目的在於抬高神靈地位以擴大影響。而清水祖師的四次敕封比較可信,其理由除了歷代《清水岩志》保存十分完整的賜封牒文外,宋朝的清水祖師的信徒為了紀念朝廷的敕封,還在清水岩建造綸音壇,將四道牒文完整地雕刻在摩崖石壁上,這些牒文雖然經過七百多年的風風雨雨,但多數文字依然清晰可辨,為我們研究宋代文書制度提供了重要依據。特別是牒文的末了具有勘押官員的職務、姓氏或姓名,通過這些勘押牒文官員的考證,進一步證實了清水祖師四次封賜的真實性,彌足珍貴。
第一次牒文的末了有“參知政事王押,參知政事周押”字樣。查《宋史》,“參知政事王”為王之望,“參知政事周”為周葵。王之望,湖北襄陽谷城人,紹興八年進士。隆興二年授參知政事兼同知樞密院事。周葵,江蘇宜興人,宣和六年進士,隆興二年以參知政事兼權知樞密院事。
第二次牒文的末了有“參知政事黃洽押、參知政事施師點押、右丞相王准押、左丞相曾押”字樣。查《宋史》,黃洽字德潤,福州侯官人,隆興元年進士。淳熙十年(1183年)自御史中丞遷參知政事。施師點字聖與,江西上饒人,淳熙十年(1183年)除參知政事兼同知樞密院事。王准字季海,浙江金華人。紹興十五年進士,淳熙八年(1181年)拜右丞相兼樞密事。封牒中的“左丞相曾”為曾懷,字欽道,福建晉江人,曾公亮的玄孫,乾道八年(1172年)拜參知政事,翌年代梁克家為丞相,淳熙元年(1174年)為右丞相。淳熙十一年發布牒文時,曾懷已離開相位近十年,為什麼仍請曾懷署名畫壓呢?唯一可以解釋的是,晉江和安溪同屬泉州府,清水祖師的這次請求封賜,泉州人必派人求曾懷幫忙疏通關節,而曾懷在請求封賜中也確實起著重要作用,當時丞相王懷等推重前輩,故請曾懷共同簽壓,仍挂丞相名號。
第三次牒文的末了有“知樞密院兼參知政事何押、右丞相押”字樣。查《宋史》,“知樞密院兼參知政事何”即何譫,何譫字自然,浙江龍泉人。乾道二年進士,慶元二年(1196年)除同知樞密院事、參知政事,翌年兼知樞密院事[31]。封牒中“右丞相”缺姓名,查《宋史》,此時任右丞相的是謝深甫,字子肅,浙江臨海人,乾道二年進士,慶元六年(1200年)拜右丞相。
最後一次敕封諜文的末了有“參知政事婁押、參知政事黃押、知樞密院參知政事雷押、題復右丞相押”字樣。查《宋史》,嘉定三年無黃姓參知政事,疑有錯訛。“參知政事婁”為婁機字彥發,江蘇嘉興人,乾道二年進士。嘉定元年授參知政事。“知樞密院參知政事雷”為雷孝友,江西高安人乾道五年進士,開禧三年(1207年)授參知政事,嘉定元年(1208年)遷知樞密院事。“右丞相”缺姓名,查《宋史》,嘉定三年任右丞相的為史彌遠,字同叔,浙江寧波人,淳熙十四年進士,嘉定元年(1208)遷樞密院事,進奉化郡侯兼參知政事,拜右丞相兼樞密使兼太子少傅。
三、清水祖師的職能
從敕封牒文和其他文獻記載來看,清水祖師祈雨職能較之其他神靈突出,自宋代以來一直成為閩南地區祈雨的主要對像,志稱:
(清水祖師,)於祈雨最靈,自宋至今,由來已久。
僅南宋時期,有文獻記載的向清水祖師“祈禱雨,無不感應”的“靈異”就有十六次,列舉如下:
紹興二十六年(1156年),安溪大旱,當地百姓向清水祖師祈雨,果然“感應”,普降甘霖,解除旱情,百姓感恩戴德,上奏朝廷,要求賜予封號。
乾道九年(1173年),永春縣始安里發生蝗災和旱災,五月二十日,鄉民葉尾率一百餘人浩浩蕩蕩地到清水岩祈禱禮拜,並請回清水祖師的香火奉祀,不久“果蒙感應”,蝗災與旱災均解除。
淳熙元年(1174年),尤溪縣乾旱,二月十八日大田保鄉民溫大立等到清水岩進香祈禳,並乞請清水祖師神像回鄉奉祀。同年,德化縣貴湖里劉德崇等也到清水岩祈雨。不久,果然“雨水露足,年歲有成”。翌年正月,溫大立等還專程到清水岩“設供答謝”。
淳熙元年,永春、德化縣“久旱損畜”,劉德崇等人到清水岩祈雨,“禱求立應”。
淳熙六年(1179年)九月,安溪乾旱,麥苗焦枯。知縣承事郎趙勛於十二月十八日委派主簿迪功郎曹緯到清水岩,迎請清水祖師神像下山,在縣城里設立道場,為民祈雨。二十日,老天果真下起了雨,至二十日才轉晴,“二麥(大小麥)生長,民人有收”。
淳熙七年(1180年),安溪大旱,禾麥焦枯。縣令趙勛又委派曹緯於六月初二到清水岩迎請清水祖師像下山祈雨,神像才抬出岩谷到覺苑寺,天就下起了雨,只好避雨於覺苑寺。大約一個時辰後雨才停下來,迎神隊伍繼續向縣城進發,縣官及百姓均到郊外迎接。入城後,設祈雨台祈雨。六月初四,大雨滂沱,至初八才天晴,當年獲豐收。
慶元五年(1199年),長泰縣大旱,鄉賢余克濟等人到清水岩祈雨,果蒙感應,天降甘露,解除了旱情,余克濟因此寫了《喜雨紀事》詩,詩雲:
百里精誠遂有春,蓬萊一禱不須頻、亢時方慮谷增价,得雨先將麥惠民。
開禧三年(1207年)九月,泉州少雨,官府到寺觀神祠祈雨未獲感應。到了嘉定元年(1208年)春,又迎請城內諸佛祖神王祈雨,仍滴雨未下。四月二十二日,官府派人到清水岩迎請清水祖師祈雨,神像剛抬到州門,陰雲四起,當晚降雨,次日沾足,“七邑之民,遂得耕種續施”。
開禧三年(1207年)冬,安溪無雨,翌年春無法播種,縣令趙遵夫迎請清水祖師塑像在縣堂設壇,為民祈雨,果蒙感應,隨即下雨沾足,農民得以播種春耕。
嘉定元年(1208年)秋至二年春,泉州連續乾旱,安溪也“苦旱魃”,安溪縣令趙洁蠲親自上清水岩“奉慈濟之像,聿來祈雨,不崇朝而已周浹,於是疏靈跡以達於州,迺夏四月,州遣南安縣僚,親詣岩迎奉入城,陰雲四起,一之日既雨,二之日沾足。”